返回第71章 占对山黄忠逸待劳 据汉水赵云寡胜众(2 / 2)三国野史!首页

黄忠早已认准了夏侯渊的帅旗,拍马舞刀,直取过来,口中大喝一声,其声威势,真如晴空霹雳一般,震得夏侯渊心胆俱裂!夏侯渊尚未反应过来,也来不及举枪相迎,黄忠手中那口锋利无比的凤嘴刀,已带着一股“开山裂石”的万钧之力,从上而下,狠狠地劈落!

只听“咔嚓”一声巨响,血光迸现!可怜夏侯渊,这位曹魏一代名将,竟在措手不及之间,被老将黄忠一刀连头带肩,直接砍为了两段!当场惨死于阵前!

后人有诗赞黄忠阵斩夏侯渊之勇曰:

苍头临大敌,‘老将发神威’。

皓首逞英豪,‘杀气冲云霓’。

力趁雕弓发,风迎雪刃挥。

雄声如虎吼,‘敌胆尽皆摧’。

骏马似龙飞,‘冲锋不可追’。

献馘功勋重,‘威名震九畿’。

开疆展帝畿,‘汉室复光辉’。

黄忠阵斩曹军主帅夏侯渊,曹军顿时群龙无首,军心大乱,兵败如山倒,各自逃生,漫山遍野,皆是丢盔弃甲的败兵!黄忠乘胜挥军,直取定军山主寨!

副将张合,在定军山上,听闻夏侯渊阵亡,黄忠大军又掩杀过来,知道定军山已不可守,急忙带领残部,前来迎战,试图阻挡黄忠的攻势,为大军撤退争取时间。黄忠则与先前被救回的牙将陈式二人,兵合一处,从两路夹攻张合。双方在定军山下,又展开了一场激烈的混战。张合虽然勇猛,但其部下皆已是“惊弓之鸟,无心恋战”,如何能抵挡得住“士气如虹,锐不可当”的蜀军?战不数合,张合便已抵挡不住,大败而走。

正在张合狼狈逃窜之际,忽然山傍斜刺里,又闪出一彪人马,截住了他的去路!为首一员大将,白马银枪,威风凛凛,高声大喝道:“常山赵子龙在此!张合匹夫休走!快快下马受降!”

张合一见是赵云,更是吓得魂飞魄散,知道今日定是难以幸免。他也不敢与赵云交战,急忙引着败兵,夺路便要往定军山方向逃去,希望能凭借山险,固守待援。

不想,刚奔到定军山脚下,只见前方又有一支蜀军兵马杀来,旗号招展,为首的正是先前诈败逃走的曹将杜袭!然而,此刻的杜袭,却已是蜀军的阶下之囚!原来,就在黄忠与夏侯渊在对山大战之际,刘备义子刘封,与部将孟达二人,已依照孔明之计,趁着定军山曹军主力尽出,营寨空虚之际,悄然率兵攻占了定军山主寨,并生擒了留守的杜袭!

张合见状,更是面如死灰,知道定军山已彻底失守,再无任何希望。他只得与杜袭会合一处,带领残存的败兵,一路向北,逃往汉水南岸扎营,凭借汉水天险,暂时稳住阵脚;一面则立刻派遣心腹之人,星夜奔赴南郑,将夏侯渊战死,定军山失守的噩耗,飞报与曹操。

曹操在南郑,接到夏侯渊阵亡,定军山失守的败报,只觉得眼前一黑,险些从座位上栽倒下来!他放声大哭,悲痛欲绝,只觉得如同断了一臂!夏侯渊乃是他最为倚重的宗亲大将,骁勇善战,劳苦功高,如今竟惨死于黄忠老儿刀下,如何不令他痛彻心扉!

痛定思痛,曹操这才恍然大悟,想起先前神卜管辂所预言的谶语:

所谓“三八纵横”,正应了建安二十四年(三乘八等于二十四)。

所谓“黄猪遇虎”,乃是说岁在己亥(猪年),正月交战,而虎为猛兽,亦可指猛将黄忠,或是战事发生在寅月(虎月,即正月)。

所谓“定军之南”,指的便是定军山之南的战场。

所谓“伤折一股”,更是准确地应验了夏侯渊的阵亡!夏侯渊与曹操乃是兄弟般的宗亲(夏侯渊之妻为曹操妻妹),正是曹操的“一股”至亲!

曹操想到此处,更是对管辂的“神机妙算”佩服得五体投地,急忙下令,派人去寻找管辂,欲再向其请教。然而,此时的管辂,却早已飘然远去,不知所踪了。

曹操深恨黄忠斩杀了自己的爱将,当即下令,亲率中军主力大军,火速赶往定军山,誓要与黄忠、刘备决一死战,为夏侯渊报此血海深仇!他又令大将徐晃为先锋,即刻启程,前往汉水,探察军情。

大军行至汉水南岸,张合、杜袭二人早已在此等候,哭拜于地,将兵败的经过,详细禀告了一遍。曹操虽然心中悲愤,却也知道此刻不是追究责任的时候。二将又向曹操进言道:“大王,如今定军山既已失守,我军粮草补给线受到威胁。为今之计,可先将米仓山的粮草,火速转移至汉水北岸山脚下的一个隐蔽大寨之中,加派重兵屯积守护。然后,我军再凭借汉水天险,与蜀军决战,方可立于不败之地。”曹操思虑再三,觉得此言有理,便依其计行事。

却说老将黄忠,阵斩夏侯渊,夺取定军山,立下盖世奇功!他命人将夏侯渊的首级割下,用石灰腌制,然后亲自带着,兴高采烈地来到葭萌关上,拜见刘备,献上首级,禀报大捷。

刘备见黄忠果然不负众望,斩杀了曹军主帅,攻克了汉中门户,龙心大悦,当即下令,加封黄忠为“征西大将军”,并大排筵宴,为黄忠庆功,犒赏三军。

正当众人饮酒作乐,欢庆胜利之际,忽有帐下牙将张着匆匆前来禀报:“启禀主公,军师!最新军情:曹操老贼已知夏侯渊被斩,定军山失守,如今已亲率二十万复仇大军,杀奔汉水而来!其先锋大将徐晃,已在米仓山一带,大肆搬运粮草,似乎是要将所有粮草,都转移到汉水北岸山脚下的一个新建大寨之中,加固防守!”

诸葛孔明听了,羽扇轻摇,微微一笑道:“呵呵,曹操此举,果然不出我所料。他新败之余,又引大军远来,粮草补给必然是其最大软肋。如今他将粮草尽数屯积于汉水北山,正是想凭借汉水天险,与我军打一场持久战。若能派遣一位胆识过人,又兼智勇双全的大将,深入其境,出其不意,烧毁其北山粮草,断其后路,夺其辎重,则曹操大军,不战自乱,其‘复仇锐气’必然大挫矣!”

老将黄忠听了,更是“当仁不让,老当益壮”,当即出班请命道:“军师!末将愿当此重任!请军师拨付一支精兵与我,末将定要将那曹操的粮草烧个精光,为我大军再立新功!”

孔明却微微摇了摇头,道:“老将军虽然神勇,但那曹操用兵,远非夏侯渊可比,其人‘诡计多端,深不可测’,此次又新败受辱,必然会加倍防范。老将军此行,凶险异常,万万不可轻敌啊。”

刘备亦是有些担忧,说道:“汉升将军,夏侯渊虽是曹军总帅,但依备看来,不过是一勇之夫而已,其智谋远不及那张合。若能设法斩杀张合,其功劳之大,远胜于斩杀十个夏侯渊!将军还是应当以稳妥为上。”(此处刘备对夏侯渊、张合的评价,与前文略有出入,或为强调让黄忠谨慎,勿再冒险)

黄忠听了,却是慨然奋起,大声说道:“主公、军师休要小觑老夫!我黄忠既然能阵斩夏侯渊,便也能生擒那张合!此番劫粮,末将愿再立军令状,若有差池,甘受军法!”其“豪气干云,义无反顾”之态,溢于言表。

孔明见黄忠“决心已下,其志不可移”,沉吟片刻,道:“也罢!既然老将军有此雄心,亮亦不好再加阻拦。便请老将军与子龙将军一同领兵前往,凡事需多加商议,谨慎行事,看谁能最终立下此奇功。”

黄忠慨然应允,当即便要领兵出发。孔明又立刻任命牙将张着为黄忠的副将,令其协助黄忠,一同前往。

赵云领命之后,便来与黄忠商议。他对黄忠说道:“老将军,如今曹操亲率二十万大军,分屯十余座营寨,其防御必然严密。将军此番在主公与军师面前,立下军令状,要去劫夺曹军粮草,此事非同小可,风险极大。不知老将军准备采用何等妙策,方能成功?”

黄忠抚着白须,傲然道:“子龙休虑!看我黄汉升先去探路,如何?”其言下之意,竟是要独自一人前往,不愿与赵云分功。

赵云何等样人,岂能不知其意?他微微一笑,道:“老将军说笑了。我与老将军,皆是为主公出力,何必计较先后?不如我等二人,各自拈阄,拈着者便先行前往,如何?”

黄忠为人素来爽快,便点头应允。二人当即便取来纸笔,各写一字,搓成纸团,放入碗中。结果,黄忠先拈,竟真的拈着了“先”字阄!

赵云见了,亦是笑道:“呵呵,看来此功合该老将军先取。既然如此,某便在此为老将军压阵,略作相助。我等可约定一个时刻,如老将军能依时而还,某便按兵不动;倘若老将军过了约定时刻,尚未返回,某即刻便亲自引军前来接应,如何?”

黄忠大笑道:“好!子龙此言甚是公允!你我便约定,以明日午时为期!若午时之前,我未能得胜归来,你再来不迟!”

于是,二人约定已毕。赵云便返回自己大寨,对其部将张翼说道:“黄汉升老将军,已约定于明日,前往曹军北山大营劫夺粮草。若至午时,他未能返回,我便要亲自率兵前去相助。我军营寨之前,正临汉水,地势险要,易攻难守。我若离营之后,你务必谨慎戒备,严守寨栅,不可有丝毫懈怠,更不可轻易出战!可在寨墙两翼,多设强弓硬弩,以防曹军偷袭。”张翼恭敬领命。

却说黄忠回到自己寨中,当即便将副将张着唤来,分付道:“我已与子龙约定,明日由我先行前往北山劫粮。那张合小儿,先前已被我杀得丧胆,不足为惧。我明日带领主力精兵,悄然前往,只留下五百名军士看守大营,你可从旁协助与我。传我将令,今夜三更造饭,四更饱餐之后,全军即刻离营,务必在天亮之前,偷渡汉水,直抵北山曹军粮草大营山脚之下!我等先设法生擒那负责押运粮草的张合,然后再一把火将他粮草烧个精光,看他曹操老贼还如何嚣张!”张着躬身领命,各自去准备。

当夜,三更时分,黄忠军营之中,一片寂静,只有少数巡逻的士卒,在营中往来。四更鼓响,黄忠早已披挂整齐,带领着数千名精挑细选的“敢死锐卒”,在前开路,副将张着则率领后续人马,紧随其后,悄无声息地摸出大营,借着夜色的掩护,偷偷渡过了波涛汹涌的汉水,如同一群幽灵般,直插曹军北山粮草大营的山脚之下。

待到东方天际,渐渐泛起鱼肚白,一轮红日冉冉升起。黄忠抬头望去,只见那北山之上,果然堆积着如山一般高的米粮草料,一眼望不到边际!只有少数一些看似“军容不整,精神懈怠”的曹军士卒,在粮堆旁负责看守。那些曹兵一见蜀军突然杀到,更是吓得魂飞魄散,哪里还敢抵抗?纷纷丢下兵器,四散奔逃,去向上级报信。

黄忠见状大喜,知道曹军果然疏于防备,当即下令,命随军的马军将士,一齐下马,迅速从附近山林之中,砍伐干柴枯草,堆积在那如山一般高的米粮草料之上。一切准备就绪,黄忠正要下令放火,忽然只听得山后喊杀声震天,尘土大起!原来是曹将张合,早已得到黄忠偷袭粮草的消息,亲自带领一支“精锐骑兵”,从山后绕道杀了过来,正好与黄忠军混战在一处!

与此同时,曹操在中军大帐,也已得知黄忠军劫粮的消息,大惊失色,急忙下令大将徐晃,火速带领一支大军,前去北山接应张合,务必要保住粮草安全!

徐晃领命,率兵如飞,很快便赶到了北山战场。他见黄忠军正与张合军杀得难解难分,便立刻指挥本部兵马,从侧翼发起猛攻,一下子便将黄忠及其所部人马,团团围困在了垓心之中!黄忠虽然勇猛,但毕竟兵力有限,又陷入重围,一时间险象环生,难以脱困!

副将张着见主将黄忠被围,心急如焚,他带领三百余名亲兵,奋力从外围冲击,试图杀入重围,救援黄忠,却被曹军的“人海战术”死死挡住。眼看黄忠渐渐不支,张着无奈,只得带领那三百残兵,且战且退,试图先杀出重围,返回本寨求援。不想,刚奔出不远,忽然斜刺里又冲出一彪军马,截住了去路!为首一员大将,手持长枪,威风凛凛,正是曹军大将文聘!紧接着,后方曹军的追兵也已赶到,一下子便将张着及其部下,也团团围困起来,难以脱身!

却说赵云在汉水南岸的蜀军大营之中,时刻关注着北山方向的动静。眼看着日头渐渐西斜,已过了与黄忠约定的午时,却依旧不见黄忠派人回来报信,也不见其得胜归来的踪影,心中不由得焦急起来,暗道:“莫非汉升老将军此番劫粮,真的遇到了什么麻烦不成?”

他再也按捺不住,当即下令,点齐帐下三千名最为精锐的“白马义从”,急忙披挂上马,提着那杆亮银枪,便要亲自前往北山,接应黄忠。临行之前,他又特意嘱咐留守营寨的部将张翼道:“翼德(此处与张飞重名,应指部将张翼),你务必谨慎小心,坚守营寨!可在营寨两翼的壕沟之内,多设强弓硬弩,以防曹军趁我离开之际,前来偷袭!切记!切记!”张翼连声应诺。

赵云安排已毕,便挺枪骤马,如一道白色闪电,直杀往前方的北山战场!

行不多远,便见前方尘土飞扬,喊杀声震天。迎面冲来一将,拦住了去路,乃是曹将文聘的部将慕容烈。那慕容烈见赵云只有单人独骑,便也拍马舞刀,前来迎战。赵云此时心系黄忠安危,哪里有心情与这无名小将纠缠?只见他手起一枪,快如闪电,只一个照面,便已将那慕容烈挑于马下,当场刺死!周围的曹兵见状,皆被赵云的“神威”所震慑,纷纷败退。

赵云也不追赶,径直杀入曹军重围之中!又遇上一支曹军拦路,为首的乃是魏将焦炳。赵云厉声喝问道:“被你们围困的蜀兵何在?速速说来,尚可饶你狗命!”

那焦炳不知死活,竟还口出狂言道:“哈哈哈哈!你说的那些蜀兵,早已被我们杀得干干净净了!你这白袍小将,也快快下马受死吧!”

赵云闻言大怒,虎目圆睁,厉喝一声:“找死!”骤马挺枪,又是一招,便将那焦炳也刺于马下,挑于枪尖之上!杀散其余曹兵,赵云奋勇向前,终于在北山之下,望见了被曹将张合、徐晃二人,以及无数曹军团团围困的黄忠!此时的黄忠,及其部下军士,皆已鏖战多时,“人人带伤,个个力乏”,正处在最为危急的时刻!

赵云见状,更是“怒从心头起,恶向胆边生”!他大喝一声,声如龙吟,挺起手中那杆亮银枪,如同一条出海的蛟龙,猛然间杀入曹军的重重包围之中!他左冲右突,盘旋厮杀,所到之处,曹兵人仰马翻,纷纷避让,竟无人能挡其锋芒!只见他那杆亮银枪,在乱军之中,上下翻飞,快如闪电,神出鬼没,浑身上下,寒光闪烁,真个是:枪出如浪涌,纷纷舞梨花;身形似雪飘,遍体尽笼罩!

曹军主将张合、徐晃二人,见赵云如此神勇,竟能在万军之中,来去自如,视千军万马如无物,皆是看得心惊胆战,哪里还敢上前迎敌?只得指挥手下士卒,上前围攻。

赵云奋力杀散曹兵,终于来到黄忠马前,高声道:“老将军休慌!子龙来也!”黄忠见赵云如天神下凡一般,从天而降,心中大喜,精神为之一振,与赵云并力一处,且战且走,向外突围。二人合力,更是勇不可当,所到之处,曹军无不望风披靡!

曹操在高处的土阜之上,远远望见阵中有一员白袍小将,在万军之中冲杀,如入无人之境,其“勇武之姿,神威之盛”,令他亦是暗暗称奇,急忙问左右道:“阵中那员白袍小将,究竟是何人?竟有如此盖世神勇?”

旁边有曾经参与过长坂坡之战的军士,认出了赵云,慌忙禀告道:“启禀大王!此人便是当年在当阳长坂坡,七进七出,如入无人之境的常山赵子龙赵云也!”

曹操听了,亦是不由得倒吸一口凉气,惊叹道:“啊!原来是昔日当阳长坂坡的那位盖世英雄!他竟然还活着!而且风采不减当年啊!”当即传下将令:“全军将士听着!那白袍小将赵子龙,勇不可当!所到之处,各营兵马,只可远远射住,不许轻敌冒进,以免徒增伤亡!”

赵云救了黄忠之后,正要杀出重围,返回本寨。忽然,有蜀军败卒指着东南方向,对赵云哭告道:“将军!东南方向,尘土大起,喊杀连天,想必是副将张着将军,也被曹军围困在彼处了!”

赵云闻言,毫不犹豫,也不先返回本寨休整,当即便调转马头,又率领本部兵马,朝着东南方向,奋力冲杀过去!所到之处,曹军将士,但凡看见那面绣有“常山赵云”四个大字的旗号,又听闻曾在当阳长坂坡见识过其“无敌神威”的老兵们,互相传说其“恐怖战绩”,皆是吓得“肝胆俱裂,闻风丧胆”,不等赵云杀到近前,便已纷纷丢盔弃甲,四散奔逃,哪里还敢上前阻拦?

赵云不费吹灰之力,便又杀散了围困张着的曹军,将其也安全救了出来。

曹操在远处高阜之上,眼睁睁看着赵云在自己的数十万大军阵中,如履平地一般,东冲西突,所向无前,竟无人能挡其锋芒!先是救走了黄忠,接着又救走了张着,来去自如,视自己的千军万马如同草芥!曹操又惊又怒,更是“妒才之心”大起,他奋然大怒,亲自带领左右虎卫亲兵,以及帐下诸将,催动战马,便要亲自前来追赶赵云,定要将这“心腹大患”斩于马下!

然而,赵云此时早已率领黄忠、张着以及残余蜀兵,杀透重围,安全返回了汉水南岸的蜀军大营。

留守营寨的部将张翼,早已依照赵云先前的吩咐,做好了万全的准备。他见赵云等人得胜归来,正要上前迎接,却见营后尘土大起,杀声震天,知道是曹操的大队追兵已然赶到,急忙对赵云说道:“将军!曹军追兵已至近前!我军新胜,人困马乏,不宜再战!可速令军士紧闭寨门,将士登楼防守,凭借坚固营寨,抵御曹军!”

赵云闻言,却是朗声大笑,将手中那杆沾满鲜血的亮银枪,往地上一顿,豪气干云地说道:“翼德休慌!休要关闭寨门!你难道忘记了,我赵子龙昔日在当阳长坂坡之时,尚且是单枪匹马,身无片甲,尚且能视那曹操的八十三万大军如同草芥一般,七进七出,从容脱身!如今我手下尚有数千精兵,又有坚固营寨可依,难道还会惧怕他曹操老贼不成!”

说罢,他当即下令,不但不关闭寨门,反而将营门大开!又命弓弩手尽数埋伏于营寨之外的壕沟两旁,隐蔽身形。然后,又下令将营寨之内所有的旗帜枪矛,尽数放倒偃卧,不许发出丝毫声响,金鼓乐器,亦是全部停止鸣奏!整个蜀军大营,一时间变得“鸦雀无声,空空荡荡”,仿佛一座无人防守的空营一般!

而赵云自己,则依旧是那身白袍银甲,匹马单枪,威风凛凛地立于大营的营门之外,独自一人,面对着即将杀到的曹军千军万马,其“胆识与气魄”,真乃是“古今罕有,盖世无双”!

却说曹将张合、徐晃二人,奉曹操之命,正率领大军,气势汹汹地追赶赵云,一直追至蜀军大营之前。此时,天色已渐渐昏暗下来。二人远远望见蜀军大营,竟是偃旗息鼓,毫无防备,营门大开,只有赵云一人一骑,如同一尊雕像一般,孤零零地立于营门之外,其“空城之计”,令人捉摸不透!

张合、徐晃二人皆是“用兵宿将”,见此情景,心中皆是惊疑不定,不敢贸然前进,唯恐其中有诈。

正在二人犹豫之际,曹操已亲率大军赶到。他见蜀军大营如此模样,亦是心中生疑,但又想到自己兵多将广,赵云不过虚张声势,便厉声催促众军士,立刻向前,攻破蜀军大营,生擒赵子龙!

曹军将士听得魏王将令,不敢不从,只得硬着头皮,大喊一声,如潮水般向着蜀军大营的营门,猛冲过去!然而,当他们冲到近前,却见那立于营门之外的赵云,依旧是面不改色,全然不动,其“镇定自若之态”,令人心寒!曹兵前队,不由自主地便放慢了脚步,心中皆是“惴惴不安,疑神疑鬼”。

就在此时,赵云手中那杆亮银枪,猛地向后一招!只听得蜀军营寨两侧的壕沟之内,弓弦响处,万箭齐发!无数的火箭、毒箭、狼牙箭,如同飞蝗一般,铺天盖地般向着冲锋的曹军射去!

其时,天色已然完全黑了下来,伸手不见五指,曹军根本看不清蜀军究竟有多少伏兵,只听得箭矢破空之声,以及同伴中箭的惨叫之声,不绝于耳!前锋部队顿时大乱,死伤无数!

曹操见状,知道中了赵云的埋伏之计,急忙下令鸣金收兵,拨转马头,便要率先逃走!

然而,为时已晚!只听得蜀军大营之后,忽然喊杀声大震,鼓角齐鸣,火把齐明!无数的蜀军士卒,如同从天而降一般,从四面八方,掩杀过来!其“喊杀之声势”,仿佛有千军万马一般!

曹军本就因天黑遇伏而军心大乱,此刻又听得背后喊杀声震天,更是吓得“魂飞魄散,只恨爹娘少生了两条腿”,纷纷丢盔弃甲,四散奔逃,自相践踏,乱作一团!无数的曹兵,在慌乱之中,被拥挤着推落到营前的汉水深濠之中,落水而死者,更是不计其数!

赵云、黄忠、张着三人,则各自率领一支蜀军精锐,从后紧紧追杀,所向披靡,如入无人之境!曹操在乱军之中,左冲右突,好不容易才杀开一条血路,狼狈不堪地向前奔逃。正在此时,忽然前方火光冲天,又杀出两支生力军,截断了去路!为首两员大将,正是刘封、孟达!原来他二人早已奉孔明之命,率兵埋伏在米仓山的小路之上,此刻见曹军败退,便立刻杀出,一面放火焚烧曹军先前屯积在此的粮草辎重,一面则截杀曹军败兵!

曹操见状,更是“心胆俱裂,亡魂皆冒”,知道北山的粮草,以及米仓山的辎重,皆已不保,汉中之战,大势已去!他再也不敢恋战,也顾不得什么“体面与尊严”,只得放弃了北山的所有粮草,带领残兵败将,不顾一切地向南郑方向逃去。徐晃、张合二人,亦是抵挡不住蜀军的“凶猛攻势”,各自率领败兵,连大寨都来不及收拾,便狼狈不堪地弃了本寨,各自逃生去了。

赵云趁势指挥大军,顺利攻占了曹军在汉水北岸的所有营寨,黄忠亦是缴获了曹军先前屯积在北山的无数粮草,汉水一战,蜀军大获全胜,所得军械粮草,不计其数!

黄忠、赵云二人,大破曹军,威震汉水,立刻派遣信使,将此大捷,飞报与在葭萌关的刘备。刘备闻报,龙心大悦,当即与军师诸葛亮,亲率中军主力,赶赴汉水前线。

来到汉水蜀军大营,刘备立刻召见赵云的部下士卒,详细询问赵云此番是如何与曹军厮杀,大破敌军的。那些亲身经历了汉水之战的士卒们,皆是眉飞色舞,争先恐后地将赵子龙如何单骑救黄忠,如何在北山之下,匹马单枪,大破张合、徐晃,以及如何在汉水营前,偃旗息鼓,巧设空城计,最终大败曹操亲自率领的数十万大军的种种“神勇事迹”,一五一十,绘声绘色地细述了一遍。

刘备听了,更是喜不自胜,又亲自来到汉水岸边,仔细察看了蜀军营寨前后那些险峻的地理形势,以及曹军败退时留下的遍地狼藉,不由得抚掌大笑,对身旁的诸葛孔明欣然说道:“军师啊!子龙此番用兵,真乃是神乎其技!于万军之中,取上将之首,如探囊取物;于危难之际,救袍泽兄弟,如闲庭信步;于强敌当前,设奇谋妙计,如戏耍孺子!真可谓是:一身都是胆也!有此等盖世英雄辅佐,何愁大业不成!”

后人有诗赞赵子龙汉水之战曰:

昔日战长坂,‘单骑救阿斗’。

威风犹未减,‘银枪刺敌酋’。

突阵显英雄,‘万军中驰骤’。

被围施勇敢,‘浑身是胆铸’。

鬼哭与神号,‘曹兵皆股栗’。

天惊并地惨,‘汉水寒波流’。

常山赵子龙,‘英名传千古’,

一身都是胆,‘彪炳垂青史’!

于是,刘备在汉水大营之中,大排筵宴,犒赏三军。他当众宣布,加封赵云为“虎威将军”,以表彰其在此次汉水之战中立下的“盖世奇功”!众将士皆是欢声雷动,痛饮庆功之酒,直至深夜方散。

然而,曹操虽然在汉水之战中大败而归,损兵折将,粮草辎重亦损失惨重,但他毕竟是“百足之虫,死而不僵”,其“不甘失败之枭雄本色”未改。他退回南郑之后,稍作休整,便又立刻派遣大军,号称二十万,从汉中西面的斜谷小路,悄然进发,试图再次偷袭汉水,夺回失地,挽回败局。

刘备听闻曹操大军又至,却是抚须大笑,对诸葛孔明说道:“呵呵,曹操老贼,还是不死心啊!只是他此番前来,已是‘强弩之末,外强中干’,再也无能为也!我料定,这汉水之地,最终必为我所得矣!”当即便亲自率领大军,移师汉水之西,列开阵势,准备迎击曹操的再次进攻。

曹操命令大将徐晃为先锋,即刻率兵前往汉水,与蜀军决战。徐晃领命,正要点兵出发。忽然,帐前一人昂然出班,对曹操说道:“启禀魏王,末将深知汉水两岸地理形势,愿为徐晃将军充当副将,一同前往,协助徐将军大破蜀兵,以雪前耻!”

曹操闻言,抬头看去,只见说话之人,乃是原先张鲁帐下投降过来的巴西宕渠人士,姓王,名平,字子均,如今正在曹军之中,担任牙门将军之职。此人虽然职位不高,但为人沉稳干练,又熟悉川中地理,倒也是个可用之才。曹操心中大喜,当即便下令,任命王平为副先锋,协助徐晃,一同前往汉水挑战。曹操自己则亲率中军主力,屯驻于定军山之北,遥为策应。

徐晃与王平二人,带领一支精兵,来到汉水岸边。徐晃急于立功,便不顾王平劝阻,下令大军立刻搭建浮桥,强渡汉水,在对岸列开阵势,准备与蜀军决战。

王平见状,急忙上前劝谏道:“徐将军,我军若尽数渡过汉水,在对岸列阵,倘若战事不利,需要紧急撤退之时,后路岂不皆被这滔滔汉水所阻隔?到那时,前有强敌,后无退路,我军岂不是要陷入‘死地绝境’了么?此事万万不可啊!”

徐晃却傲然道:“子均休得多言!昔日淮阴侯韩信,曾用‘背水列阵’之奇计,大败赵军,所谓‘陷之死地而后生,置之亡地而后存’是也!我今日便要效仿韩信,与那蜀军决一死战!”

王平连连摇头,道:“徐将军此言差矣!昔日韩信之所以能用‘背水阵’取胜,乃是因为他料定对手赵王歇、陈馀皆是‘无谋匹夫,不知兵法’之辈,故而才敢行此险招。如今,将军可能准确料定那对岸的赵云、黄忠二人,亦是如赵歇、陈馀那般无谋之辈么?依我之见,此二人皆是‘智勇双全,经验丰富’的宿将,我军若贸然背水列阵,恐会正中其下怀,自陷绝境啊!”

徐晃听了王平这番话,心中虽也觉得有几分道理,但其“骄傲好胜之气”已起,又不愿在一个降将面前示弱,便强辩道:“子均不必过虑!你可暂引步军,在岸边据守,看我亲自带领马军精锐,渡河冲杀一阵,管教那蜀兵望风披靡,片甲不留!”说罢,也不再与王平多言,当即便下令军士,迅速在汉水之上,搭建起数座浮桥。然后,他便亲自带领一支“铁甲骑兵”,率先从浮桥之上,杀气腾腾地冲过河去,在对岸列开阵势,准备与蜀军决一死战!

正是:魏人妄意宗韩信,“背水迷局”自陷深。蜀相那知是子房,“运筹帷幄”待功成。

未知徐晃此番背水一战,究竟会引发出怎样一番惊心动魄的较量,是能效仿韩信,置之死地而后生,还是会弄巧成拙,自取灭亡?汉水之畔,龙争虎斗,风云再起,且看下文分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