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4章 实践
程家庄园内的会议室里已经安静了下来,该离开的人,都满腹心事的离去。
关于投资,既然家主已经决定暂时由他自己个人出资,等到局势明朗后,可以由程氏集团收购,当然,这个就需要上董事会了。
至于家族内部谁如果想跟着他一起,也可以,但接下来的事情也就没什么继续讨论的必要了。
当程家这些人得知那边有一个真正的自己人,并且目前的级别还不低,愿意过去投资,并且稍微加大一些投资额的心思就重了许多。
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,做了几十年生意,他们不担心商场上的尔虞我诈,最害怕的是政策不清,时局不稳。
因为这种情况造成投资血本无归,会让他们郁闷死。
现在不怕了,有个自己人在,最起码一点,可以保证他们随时掌握最新的政策动向,他们要的不是特权,而是公平。
投资这件事情不存在问题了,不过随之而来的是另一方面的担忧。
尽管程怀古一再强调那个大儿子不会回来争夺家产,可大家心中依然充满了疑虑,毕竟内斗是最有可能伤及根本的。
至于说权力重要还是钱重要,这还需要选吗?当然是两个一起抓,两手都要硬,最起码他们是这样想的。
在他们看来,不可能有人对亿万家产不动心。
程怀古比较相信妻子的判断,而且据小儿子回来说,他那个大儿子似乎也并不缺钱的样子,自己一家住着市区中心面积不小的四合院,家里用的都是珍贵木材做的家具,公家还给配车,两口子都有工作。
依他对国内政治生态以及生活水平的了解,他这个几十年未曾谋面的大儿子,不管从哪方面看,都称得上是人上人了。
虽说自家确实有点家产,但钱和权比较的话,仁者见仁智者见智。
“哥,你确定在国内找到的那个人就是见闻吗?有没有可能是假的?”
会议室内,程怀新并没有离开,他对哥哥说找到了那个三十多年前丢失的侄子这件事儿,还是有些不太放心。
况且他没记错的话,他那个侄子今年应该还不到四十才对,不到四十就那么高级别啦?别这其中有什么问题啊。
“是假的我也认,他和见升简直就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你大嫂说,见闻比见升更像我年轻时候的样子。
怀新,你觉得这会是那边特意准备的吗?还有最重要的一点让你大嫂认定他就是见闻。”
“什么?”
“他能说出他的乳名,怀新,你恐怕都不记得见闻的乳名了吧?”
“啊?见闻丢的时候才多大,他怎么能记住他两岁后就再没被叫过的乳名?”程怀新眼睛瞪得溜圆,脸上写满了惊讶二字。
“可能见闻天赋异禀吧,你大嫂跟他聊了很多外人根本不可能知道的事情,他都有印象,也正是因为如此,你大嫂才认定他就是见闻。”
“原来是这样啊!”程怀新点了点头:“这样的话,是见闻的可能性就非常大,咱爹现在知道了吗?”
“知道了,这几天正跟我闹着要回大陆呢。”
“关于投资的事情,咱爹是怎么说的?”
“你又不是不知道,老头子现在根本不管公司的事情,这事儿他不发表意见,他只想快点去大陆见他大孙子。”
“呵呵……”程怀新笑着摇了摇头。
“想去看没问题,可他的身体扛得住十几个小时的飞行吗?”
刚说到这里,他似乎想到了什么,急忙又问道:“哥,大嫂的身体……大嫂见到见闻肯定非常激动,她的心脏没什么问题吧?”
“怎么可能没问题,看到见闻的第一眼你大嫂就晕过去了,提前吃药都没起作用,当时给见升和雨诗吓坏了,你肯定想象不来,你大嫂最后是被见闻救过来的。”
“什么?哥你不是说见闻现在是公安局副局长么,他怎么还……还会医术?”
“据说是当年收养他的那个老头教的,医术非常高明,你嫂子在这边的主治大夫说,她现在的身体状况必须动手术,否则随时都有可能发生不测,但见闻说他也可以治,不用手术。
哦,忘了告诉你,见闻是中医。”
程怀新已经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,那个久未谋面的侄子现在不但是公安局的副局长,还是一名医术高超的中医大夫,这……这让他怎么想都有一种怪异的感觉。
主要是他实在想不明白,这两个职业究竟是怎么结合到一起的。
“哥,那你是打算让见闻给大嫂治病吗?”
“主要还是你大嫂愿意。你大嫂的身体,上了手术台到底还能不能下来,那个主治大夫也不敢给打保票,六成的把握实在是太低了,这也是你大嫂一直没同意动手术的原因。
现在有了个不用动手术的方法,她当然愿意试试,更何况还能和见闻在一起,她就更愿意了。
怀新你也知道,你大嫂这些年来对于见闻的事情一直都自责不已,觉得是她的原因才让孩子遭了那个大难,她的病,其实最大的原因还是心病,让她在见闻身边住一段时间,我估计就算不治,她的心情好了,身体状况可能也能恢复不少。”
“希望吧!”程怀新有些感慨的点了点头。
“那投资你是打算?”
“就像我刚才说的那样,第一次投资我个人出资,由见升主管,我的想法是建一个纺织厂,一个服装厂,我还想建一个电视机厂……”
“电视机?”听到这里,程怀新直接开口打断了哥哥的话。
“在国内生产出来电视机打算卖给谁?全部运到国外去吗?大陆的生活水平那么低,那电视机在国内生产出来恐怕卖不出去几台吧?”
提起生产出来的电视机卖到哪里去,程怀古也是直皱眉头。
其实正常来说,他是程氏集团的董事长,下边分厂的日常经营活动他是不过问的,他只看结果,怎么生产,生产出来怎么销售,那是你厂长的事情。
可这次的情况不一样,这次在大陆投资,程怀古是打算用个人的钱先投,他自己承担先期的风险,等以后稳定下来了,谁想投,再以那时候的价格商量。
既然是自己投钱,他当然就要通盘考虑。
建电视机厂,是他小儿子说的,而这个主意最开始是李言诚跟程见升说的。
国内的消费能力到底怎么样,别人也许不知道,经历过一次八十年代的李言诚可是非常清楚的。
电视机、录音机、洗衣机、冰箱等等家用电器生产厂家,在八十年代以及九十年代中期之前就是野蛮增长,生产出来的东西根本不用发愁会卖不出去。
一直到九十年代中后期,随着越来越多的厂家开始进军家用电器行业,质量也开始参差不齐,而老百姓买东西也开始注意品牌,注意质量,大浪淘沙,那些混子厂家都被拍死在了沙滩上。
很多来不及转型的国企也在这波浪潮中被淘汰。
现在才八零年,国内的电视机生产厂家才那么几家,还都是黑白的,产量也不够,如果不是因为买电视要票,而票这玩意最难弄,再加上现在电视里也确实没什么节目,对电视的需求量也少,否则那点产量根本就不够。
可这种情况很快就会发生变化。
程家现在在国内投资一个电视机厂,等能开工生产最起码也得一两年以后,刚好就赶上第一波热卖大潮。
李言诚给程见升建议的可不止是投资一家电视机厂,还有生产制造汽车的,各种工业品的,等等等等。
反正他是狮子大开口,恨不得让程家把旗下所有涉及到的生产制造类企业,都在国内重新投资建设一家,至于愿意投资建设什么,就看人家自己怎么考虑的了,有些东西的生产线欧美对这边还禁运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