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72章 金銮暗惊涛(2 / 2)天算长安首页

消息传回皇宫时,李治正在龙首原眺望长安城。暮色中的宫阙连绵如巨兽,裴玄舟呈上的物证在风中簌簌作响。"上官仪是朕的肱骨之臣,陆承钧乃国舅..."皇帝喃喃自语,突然剧烈咳嗽,手帕上染满鲜血,"皇后,你说...该如何是好?"

武皇后缓缓蹲下身子,伸出那如青葱般的玉手,将地上的密信拾起。她的动作优雅而从容,仿佛这封密信并不是什么重要的东西,而只是她在花园中偶然捡到的一片落叶。

然而,当她展开密信,看清其中的内容时,那原本微眯的凤目突然睁大,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愤怒。但这丝情绪转瞬即逝,她很快恢复了平静,只是那微抿的嘴唇和紧蹙的眉头,显示出她内心的不平静。

武皇后深吸一口气,缓缓说道:“陛下仁厚,然国法不容情。如今叛党来势汹汹,若不及时采取措施,后果不堪设想。”她的声音低沉而坚定,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。

她顿了顿,继续说道:“当务之急,是稳住并州防线,绝不能让叛党有丝毫可乘之机。只有如此,才能断绝他们的外援,让他们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。”

说罢,武皇后转头看向裴玄舟,眼中闪过一丝期许。她轻声问道:“裴少卿,你可愿领旨,星夜前往并州,担此重任?”

裴玄舟尚未应答,宫外突然传来震天喊杀声。探马来报,陆承钧率三千禁军哗变,已攻破丹凤门。李治挣扎着起身:"传朕旨意,命羽林军护驾!"话音未落,宫墙轰然倒塌,陆承钧身披染血战甲,长剑直指龙辇:"陛下!您久病缠身,这江山...该换人坐了!"

千钧一发之际,裴玄舟挥剑挡下致命一击。金铁交鸣声中,他瞥见陆承钧脖颈处的龟兹刺青——与独目杀手如出一辙。缠斗间,上官仪之子率私兵从侧翼杀出,手中弯刀泛着诡异蓝光。裴玄舟肩头中刀,却死死缠住陆承钧,直到武皇后亲率的虎贲军赶到。

叛乱平定已是黎明。李治倚在残破的含元殿龙椅上,望着满地狼藉,突然轻笑出声:"原来朕的朝堂,早已千疮百孔。"他将斩立决的圣旨递给裴玄舟,目光扫过阶下戴罪的群臣,"裴卿,这些人就交给你了。记住,要让天下人知道...朕的江山,不容觊觎。"

裴玄舟接旨时,掌心触到圣旨边缘的暗纹——半朵莲花。他猛地抬头,却见武皇后正凝视着他,凤冠上的东珠在晨光中流转着莫测光芒。昨夜平叛时,正是皇后的虎贲军来得如此及时...

长安的晨钟穿透硝烟响起。裴玄舟站在朱雀大街,望着修缮中的大明宫。这场风波看似平息,可白衣女子留下的龟兹令牌还在怀中发烫,武皇后眼中的深意更令他不安。西域势力的阴谋,真的随着陆承钧的死而终结了吗?

暮色再次笼罩皇城时,裴玄舟在大理寺收到飞鸽传书。泛黄信笺上只有一行小字:"太液池底,另有乾坤。"他握紧腰间玉佩,师父临终前的话犹在耳畔:"最危险的敌人,往往藏在最光明处。"长安的暗流,仍在无声奔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