天算长安 第十二章 北斗倒悬
长安的秋雨裹着寒气,噼里啪啦砸在太史局的青瓦上。李淳风攥着神秘星图残卷,对着跳动的烛火发怔。案头龟甲碎片突然发烫,与怀中玉佩贴合时发出细微的"咔嗒"声。袁天罡推门而入,桃木杖在青砖上敲出闷响:"曲江池的水黑了,捞上来的死鱼嘴里都含着朱砂字,说什么"星轨已乱,大祸将至"。"
话音未落,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。武媚娘掀起竹帘,玄色襦裙沾着泥点,银簪随意绾着头发:"李淳风,陛下宣你即刻入宫。太极宫的浑天仪...又不对劲了。"
这次的景象比上次更骇人。浑天仪的二十八宿铜星全部错位,北斗七星的勺柄竟直直指向龙椅。李世民扶着案几起身,龙袍下的手微微发抖,案头堆满急报:洛阳暴雨冲垮粮仓,蜀中地动山摇,皆是前所未有的灾象。
"卿家通晓天文,可知这是何意?"李世民声音低沉,"民间传言,说这是朕杀戮过重,触怒上天..."
李淳风凑近浑天仪,发现底座缝隙里露出凑近红绳。他伸手去抠,指尖触到一片带血的布帛。展开后,上面画着倒悬的北斗,旁边写着歪扭的字迹:"子时,望春门。"
子时的望春门城楼寒风刺骨,李淳风裹紧夹袄,龟甲碎片在怀中烫得灼人。更夫敲过三更,墙角突然传来瓦片轻响。蒙黑巾的人落下,重重摔下一个麻袋:"李大人,看看这是谁?"
袋口散开,露出袁天罡花白的头发。老道被麻绳捆得严实,嘴里塞着破布,桃木杖断成两截扔在一旁。李淳风刚要迈步,后腰突然抵上冰凉的刀刃。
"别动。"熟悉的冷笑在身后响起,"我的好弟弟,别来无恙?"
黑衣人扯下头巾,烧伤未愈的脸上挂着狞笑——竟是本该身死的李墨。他踢了踢袁天罡:"把龟甲和玉佩交出来,饶这老道一条命。"
千钧一发之际,金铃声划破夜空。武媚娘凌空跃下,长剑出鞘:"在长安城撒野,问过我了吗?"
打斗声中,李淳风趁机去解袁天罡的绳子。老道突然剧烈咳嗽,血沫在青砖上晕出古怪卦象。李墨脸色骤变:"不好!她在拖延时间!"
此时,远处传来整齐的脚步声。羽林军举着火把包围城楼,为首将领高声喊道:"奉武才人令,捉拿反贼!"
李墨将袁天罡猛地一推,自己纵身跃下城楼。李淳风接住老道的瞬间,龟甲碎片与玉佩迸发强光。恍惚间,二十年前的画面闪现:父亲李播在大火中死死护着龟甲,年幼的李墨被黑衣人带走...
"淳风...去终南山..."袁天罡气若游丝,"当年...你父亲在那里...藏了..."话音未落,便昏死过去。
终南山的雨愈发滂沱,李淳风背着袁天罡在泥泞山路上跋涉。武媚娘派来的护卫举着火把开道,半山腰处,破败的"天机观"匾额在风雨中摇晃。
推开吱呀作响的观门,霉味扑面而来。大殿不供三清,却立着巨大的星图,二十八宿与北斗七星标注得密密麻麻。李淳风安顿好袁天罡,在供桌下找到暗格,里面藏着布满灰尘的手记。
翻开泛黄的纸页,父亲苍劲的字迹跃入眼帘:"淳风,若你见此书,天算之争已起。记住,北斗倒悬非凶兆,而是开启天机之门的钥匙。二十年前,我与挚友在终南山发现上古星象台,其中藏着改写天道的秘密..."
突然,观外传来打斗声。李淳风冲出去,只见李墨领着黑衣人杀上山来。火光中,李墨手中的青铜剑刻满古怪符文:"把龟甲和手记交出来!你以为找到这里就能揭开秘密?"
混战间,袁天罡突然握着重拼的桃木杖冲出:"李墨,拜西域妖道为师,就想掌控天机?今日老道清理门户!"
暴雨倾盆,闪电照亮众人面容。李淳风发现李墨的青铜剑符文与观内星图一致,举着龟甲碎片大喊:"袁道长,刺剑柄的北斗纹!"
桃木杖化作金光击中李墨手腕,青铜剑落地。李淳风趁机将龟甲碎片嵌入星图凹槽,道观剧烈震动。地下传来齿轮转动声,星图缓缓升起,露出通往地底的石阶。
"下面就是上古星象台!"李墨疯了般冲向石阶,"谁也别想拦住我!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