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9章 绝路逢生(1 / 2)谍战之我能危险预警首页

哈尔滨的雪粒子砸在废弃教堂的彩窗上,程墨攥着半截冻硬的马肠,刀尖在肠衣上刻出等高线地图。昨夜脱轨的列车残骸仍在冒烟,日本宪兵用刺刀挑起烧焦的苏联莫辛纳甘步枪,朝《大北新报》记者的镜头狞笑。

“程组长看够了自己的杰作吗?”

林婉清的声音从告解室传出,她掀开神父黑袍,露出关东军特工队的藏青制服,手中文件袋印着军统绝密标识,“马占山的骑兵队正在城外搜山,你猜他们先找到尸体还是叛徒?”

程墨将马肠甩向烛台,油脂燃烧的光晕中,等高线投影在墙面——正是731部队背荫河实验场的地形图:“林小姐的苏联步枪用得顺手吗?托卡列夫手枪的膛线磨损和那批‘大豆’里的武器倒是匹配。”

(危险预警:林婉清右靴跟轻微抬起,鞋尖暗格弹出刀锋轮廓。建议保持三米距离并封锁右侧移动路线。)

她突然掷出文件袋,程墨侧身闪避的刹那,钢针从袋角激射而出,钉入他身后的圣母像眼眶。泛黄的“自白书”散落在地,每一页都签着原主的笔迹,日期却跨越未来三个月——包括尚未发生的西安事变当日。

“关东军参谋部对你的预判很感兴趣。”林婉清踢开燃烧的马肠,“比如你会在七天后潜入新京警务厅,试图销毁这份档案。”

程墨用鞋底碾碎烛台,黑暗降临的瞬间甩出钢丝缠住穹顶吊灯。林婉清的军刀划破他袖管时,他已荡至彩窗前。玻璃碎裂声惊动外围日军,探照灯扫过的刹那,他翻身滚进地下墓道,指尖触到墓砖刻痕——这是原主三年前布设的逃生密道标记。

**背荫河实验场外围,02:15。

程墨将雪橇埋在落叶松林,望远镜里铁丝网通着高压电。巡逻队的狼狗突然冲着雪堆狂吠,他摸出掺了氰化物的肉干,却在投掷前发现狗项圈闪着红光——这是德军1942年研发的电子警报器。

(学习能力激活:项圈电路板焊接工艺使用波峰焊技术,而该技术1938年才由英国通用电气公司申请专利。)

他改将肉干系在野兔后腿,枪声惊动兔群奔窜。趁守卫追击时剪开电网,却在匍匐穿越时摸到冻土下的电缆——绝缘层印着“三菱电工1937”字样,而此刻是1936年12月3日。

**地下实验室,03:40。

程墨撬开通风管滤网,腐臭味混着福尔马林刺痛鼻腔。成排的玻璃舱浸泡着人体标本,标签标注着“马路大”编号,最新一具尸体的右手食指缺失——与军统东北站特工程式的特征完全吻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