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东西不多,也就是个心意,咱们大家也都尝尝有钱人家吃的是啥。”这是晚娘的原话。
那些得了饭食的人家,自然是对桂花家相当的感激的,与她们家往来的更加的亲密了。
桂花自家也溜了一些饭菜,还有点心和果子。已经过了晌午了,她们光顾着招待顾庭越这一行人了,自家人连饭都还没吃呢。
“再过一会儿,咱们就该吃晚饭了,咱们就先别做饭了,就吃点心垫吧垫吧吧,咱们晚上再开火做饭。”晚娘看了看窗户外面的天色,便道。
大家都咱们,晚娘便挑了两盒点心,摆在了炕桌上,大家围着一起吃。
桂花家的鸡蛋和鸭蛋,除了自己吃外,还拿到集市上去卖。鸭蛋腌出了油了,以及自家养的鸡下的蛋,每次赶集都会有熟客过来买。
日子过的飞快,当早起的时候感觉到空气中有一丝凉意的时候,桂花这才觉出来,夏天就这样过去了。这个夏天没有空调,没有风扇,她竟然觉着没有难熬。在古代有丰富的新鲜瓜果蔬菜,并且极尽的贴近自然,即便皮肤被晒黑了,浑身都出汗,那也是觉着身心舒畅的。
夏天过去了,秋天就要来了,桂花一家子开始忙活起来菜地里的活计了。
地里的豆角和黄瓜要拉架了,那些做支撑的架子经过日晒雨淋的,已经不能再用了,这些架子晒干后,可以当柴火用。黄瓜秧和豆角秧被从架子上扯了下来,直接扔到猪圈喂猪了,家里养的那几头猪,爱吃这个。
从黄光秧上摘下来的小黄瓜,被晚娘洗干净晾干后,就扔进了大酱缸里了,等腌制一段时间,就会变成美味的将黄瓜,这玩意最是下饭。秧上还有一些老黄瓜,它们的皮已经变成黄白色了,这种老黄瓜,生吃不是很好吃,但是打汤最是美味的。将老黄瓜去皮切片,做成老黄瓜汤,别提有多鲜亮了,黄瓜破开后里面的种子,可以收集起来,明年留种用。
至于豆角秧上的豆角,有些已经干枯了,将豆角的皮去掉,里面便是颗粒饱满的豆角豆了,这些也是要收集起来,留着明年做种的。
地里还有韭菜,这个可以多留一段时间的,韭菜能一直吃到秋末呢。将拉秧的作物清除了之后,便有空地空了出来了,桂花一家开始忙着种秋菜了。
秋天的菜主要是种黄瓜和豆角,只不过春天种的黄瓜、豆角和秋天种的不是一个品种罢了。萝卜和芥菜也种了很多,桂花家里地多,菜种子也充足,除了这些之外,桂花家还种了写茄子,打算收成了后,做成菜干冬天吃。
出伏了,菜园子里的玉米也已经卖完了,桂花将账目拢了拢,然后拿给晚娘和葛宋氏看,乐的一家人都合不拢嘴。当初还是算的过于保守了,最后结账,他们的实际收入三百九十两银子呢,去除了酒楼的寄卖费用,最后的收入是三百一十二两银子呢。
这是他们家地里刨食,收获最大的一次,大家伙怎么能不高兴呢。
“娘,姨婆,咱们家地里的玉米,还能能卖上几百两呢。”桂花看着一家人高兴的样子,便道。
菜园子里的玉米卖完了,这个时候地里的玉米下来了,而且正是嫩的时候,桂花一家子便着手卖地里的玉米了。
这个时节,正是玉米往实诚里长的时候,这个时候的嫩玉米也就能卖个十来天,差不多玉米变长老了。
菜地里的玉米桂花没有完全卖完,留了十来棵做种的。玉米杆子上的嫩玉米被他们家卖掉了,空了的秸秆便被砍掉了,一些小的或者长的不是太齐整的玉米便留了下来了。这样的玉米个头小,或者是长的稀疏的,总之是有各种缺陷的。这样的玉米即便完全长实了,也是不能做种的,现在它们长实了,煮着吃的话又太老了,桂花将这样的玉米棒子都掰了下来,将玉米粒克下来后,装了一盆呢。
“表姐,这些玉米咱们怎么吃啊?”葛洲便问道。
“等咱们拉去磨坊,碾碎了熬粥喝。”桂花笑着道。
给顾将军捎信了后,桂花很快便收到了回信,是顾庭筠过来给她传的口信,说是等玉米收获的时候便过来,一转眼,便到了约定好的收玉米的日子了。
早晨的露水刚落下去,桂花家这边收玉米的队伍就已经到地头了,宋前带着全家人都过来了,赵富贵和宋玉宋诀他们也都来了,因为他们放假收地里的粮食了。
大家没有立马开工,而是站在地头说话,桂花时不时的往官道上砍一眼,顾庭越的口信说,他会派人过来的,他们想等着顾庭越的人来了之后,再开工收玉米。
“说了人啥时候来了没有?”宋前就问道。
“只说了会派人过来,但是没有说啥时辰来。”桂花便答道。
当初桂花让顾庭筠捎信的时候,信里面只定下了收玉米的日期,至于时辰,却不好定死了。毕竟府城离着军屯子的距离可不近,要是依着庄户人家的习惯,一大早便下地干活的话,那顾庭越他们就需要前半夜就得动身了,还得快马加鞭畅通无阻的才能按点的赶过来。
顾庭越的身份贵重,人家是一府的总兵,不说日理万机,那也差不了多少了,所以说,收玉米的时辰,得按着他的方便来。
桂花他们正说着话呢,便看见了官道上浓烟滚滚,有一队数十骑的马队飞奔而来。
“来了,来了,”大家伙不由的喊道。
那队人马到了近前,果然慢了下来了,然后便从官道上拐了下来,走了小道,一会儿的工夫便到了桂花他们的跟前了,众人纷纷下马。
十几个人全部都是二十来岁的精壮青年,各个都做军校的打扮,其中一个走上前来,跟桂花打了招呼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