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62章 曾念安和曾四牛(1 / 2)四合院之胎穿1937首页

栾掌柜和曾念安跟着范长青来到休息室。曾念安让年轻男人跟着郑岩三人,给他们帮帮忙,顺便熟悉熟悉。

到了休息室,曾念安就直接说了为什么会从老家再次来丰泽园。

曾念安因为手受伤了,不能颠大勺,在教了陈焕章一遍葱烧海参后,就带着小妾翠芝回了山东老家。在老家养伤一年,手已经没有太大问题,只是不能拿重物,颠大勺的时候调味没有以前那么稳,快,准了。可曾念安已经四十一岁了,除了会做菜,别的什么都不会。曾念安在家安心务农又不甘心,想找份工作又不能干太长得时间。曾念安想着以后该怎么养活自己一家三口,还要对父母尽孝。原配张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,可由于自己只会乡下的活计,别的什么都不懂,只能天天下地干活。而小妾翠芝,因为原配张氏和长辈们接受了她,她反而觉得在乡下也挺好,所以她天天跟着张氏下地。

然而在47年11月,翠芝身体不舒服,开始没当回事,直到11月13日那天,曾念安做了条鱼。翠芝闻着鱼味,感觉腹中反胃,立马跑到旁边呕吐起来。张氏看着翠芝这样,生过孩子的她知道翠芝可能是怀孕了,等翠芝吐完就拉着她去房间。等曾念安做好了菜,张氏把鱼送去了曾念安大哥曾怀安家。曾念安的父母也住在大哥家里。张氏送了鱼过来,顺便告诉了曾怀安他们。一家人都很开心,毕竟曾念安和张氏的孩子在前线死在了小鬼子木仓下,一同去前线,死在小鬼子木仓下的还有曾怀安的大儿子。

现在曾念安又有孩子了,曾怀安的三儿子就不用过继给曾念安。本来翠芝怀孕了是好事,可随着时间的推移,张氏见大家对翠芝越来越关心,对她自己却忽视了到见面只是打个招呼,和她已经没有了话聊。到了48年1月的时候,张氏觉得这个家有没有自己都无所谓了,应该也不会有人在意。

在1月3日,早晨天还没亮,张氏把早就收拾好的包袱背上,打算一个人偷偷的离开。只是从家里出来,还没走到村口时,被早起出门来上大号,曾怀安的小儿子,老三,曾四牛看见。曾四牛十五岁了,已经知道一些事情。见二婶背着包袱离开,以为是二叔不要二婶,只要新婶婶。曾四牛赶紧跑到张氏身边,拉着张氏就要回家。

曾三牛出来上号,见弟弟拉着二婶回来,二婶又不肯,想往村口外走,曾三牛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,但是也知道回家找爷爷奶奶过来。回家后看见在洗漱的爷爷,就和爷爷说了自己看见的事,曾爷爷把老伴和大儿子夫妻都叫醒,然后往村口去。一家人把张氏拉回家后,问张氏背着包袱去哪里?张氏只是低头默默的哭着,不说话。

曾四牛把自己的猜想说出来,曾奶奶就跑去把曾念安和翠芝都叫了过来。经过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的,终于让张氏说出了自己想走的原因。大家沉默了好一会,曾爷爷就把曾念安回来之前和大儿子夫妻商量好的事说出来,想着把曾四牛过继给张氏,以后给张氏养老送终。张氏不答应,说曾念安已经有孩子了,不能再要大哥的孩子过继过来。经过大家的劝说,张氏答应不走了。

翠芝觉得是自己怀孕让张氏有些患得患失,经过几天的思考,翠芝下定一个决心后,就和张氏商量,孩子出生后由张氏养在身边,自己和曾念安出去。以后每个月都会寄钱回来养家。

张氏很是感动,又有些自责,张氏表示,可以一起在家养孩子,翠芝却说,孩子有两个娘就会想知道谁是亲娘,为了以后着想,只能让张氏一个人养活,曾念安和翠芝回北平去。

在过年时,曾怀安提出,让曾四牛跟着曾念安来北平。如果翠芝生了这个孩子,以后再生孩子,等孩子大了,曾四牛就帮衬着点。如果以后没再生孩子,就由曾四牛给曾念安和翠芝养老送终了。

过了元宵,曾念安带着翠芝和曾四牛来北平。曾三牛夫妻在守着五个老人。

范长青听完后,对曾念安拱手:“曾师傅,恭喜您了。您这可是老来得子了”曾念安赶紧拱手回谢。

栾掌柜这时开口说道:“曾师傅的手有伤,做菜速度要慢一些。本来我安排他在那边大厨房的,可那边人阴阳怪气的说话。我找了二哥也不管用。现在我带曾师傅来找您,是想在您这小厨房给曾师傅弄一块地方,砌上灶台,荷台。范师傅,您看?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