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129章 江东幻雾.书生将略(1 / 2)三国伏生志首页

第一百二十九章 江东幻雾·书生将略

第一节 柴桑迷雾

建安二十五年,春分刚过,江东柴桑城笼罩在一层诡异的白雾中。护民阵的船队停靠在濡须口,陈果站在船头,望着对岸若隐若现的山峦,手中的寒蝉戟不自觉地泛起霜花——这雾气带着股熟悉的能量波动,与南中祭坛、荆州水阵如出一辙。

“先生,这雾……”柳如烟轻抚冰戟,指尖凝结的冰晶刚成形便被雾气融化,“像是被人用幻术操纵了。”

诸葛亮手持罗盘,铜针在“巽”位疯狂旋转:“此乃圣典的‘九黎幻雾’,专为困锁地脉所设。若放任不管,三日后便是月望之期,江东的地脉灵枢恐会被抽干。”

“抽干地脉?”吕蒙握紧腰间短戟,“难怪最近柴桑百姓皆染怪病,孩童夜啼不止,原来是地脉紊乱所致!”

正说话间,水面突然泛起涟漪,数十艘东吴楼船从雾中驶出,船头立着一名青衫书生,手持羽扇却不似诸葛亮的潇洒,反而透着几分肃杀之气。

“来者可是护民阵陈果?”书生开口,声音清亮如击磬,“在下陆逊,奉吴侯之命镇守濡须,今日特来领教高招。”

张飞顿时暴跳如雷:“你这书生模样,也配与俺们‘领教’?看矛!”

陈果连忙按住张飞的蛇矛,朗声道:“陆将军误会了!我等此来,是为助江东破圣典幻雾,拯救百姓于水火。”

陆逊挑眉,羽扇轻挥,白雾中突然浮现出无数恶鬼幻象,张牙舞爪地扑向护民阵战船。柳如烟冰戟一挥,却见冰晶穿过幻象毫无作用——原来皆是幻术所化。

“雕虫小技。”周瑜轻笑一声,取出焦尾琴,指尖拨出一串激昂琴音。幻象听见琴声,纷纷抱头惨叫,化作点点荧光消散在雾中。

陆逊眼神微变,却仍冷声道:“仅凭一曲琴音,便想让我相信你们?”

第二节 幻阵迷踪

陈果示意周瑜停手,孤身一人踏上小船,向陆逊的楼船而去。柳如烟想要阻拦,却被诸葛亮轻轻摇头制止:“陈将军自有分寸。”

“陆将军,”陈果站在船头,任由雾气打湿衣襟,“我知你熟读兵法,可曾见过为敌者主动暴露弱点?”他解开铠甲,露出左肋上狰狞的伤疤,“这是南中之战时,为保护一名蛮童所受的伤。圣典的祭坛下,埋的是无数百姓的白骨;护民阵的军旗上,染的是我们这些人的血。”

陆逊的羽扇顿了顿,目光落在陈果身后正在救助伤兵的柳如烟身上——那女子正用冰系法术为士卒镇痛,每凝结一片冰晶,眉头便轻蹙一次,显然消耗极大。

“若你肯信我,”陈果取出吕蒙的虎符,“吕将军已率东吴水师在下游待命,只等我们破了这幻雾,便可直捣圣典老巢。”

陆逊沉默良久,忽然转身下令:“开闸放船!”又回头对陈果道:“若你敢骗我,这濡须口便是你的葬身之地。”

雾中传来机关转动的声响,护民阵与东吴船队鱼贯而入。柳如烟趁机跃上陈果的小船,低声道:“这幻雾会随人心生幻象,一会儿若看到什么……切勿轻信。”

陈果点头,却在抬头时看见雾气中浮现出熟悉的身影——那是他在现代的恋人,此刻正含着泪向他伸手。他猛地闭眼,再睁眼时幻象已消散,却见柳如烟正担忧地看着他。

“没事。”他轻声道,“比起幻象,我更怕辜负眼前人。”

第三节 破阵玄机

船队行至石亭地界,雾气突然变得粘稠如墨,连火把都难以照亮三尺之外。陆逊的声音从前方传来:“陈将军,这是‘九黎幻雾’的核心阵眼,寻常手段破不了。”

诸葛亮忽然轻笑:“陆将军可知,幻术最怕的便是‘心灯’?”他取出一个青铜灯台,灯油竟是用南中采集的日光草所制,“当年在南中,我们便是用这灯破了圣典的‘血魂幡’。”

灯芯燃起的刹那,黑雾如沸汤遇雪般迅速退散。众人眼前突然一亮,只见一座巨大的八卦阵横在山间,每一根石柱上都刻着扭曲的符文,阵眼处矗立着一座三丈高的青铜祭坛,坛上插着九面黑幡,正呼呼作响。

“小心!”陆逊突然拽住陈果,一道凌厉的箭矢擦着他耳畔飞过,钉入身后的石柱——箭杆上刻着圣典的蛇形图腾。

“来得好!”张飞怒吼着冲进阵中,却在踏入阵眼的瞬间消失不见。关羽脸色大变,正要跟进,却被陆逊拦住:“此乃圣典改良的‘八门金锁阵’,贸然进入只会被困死。”

柳如烟凝视着石柱上的符文,忽然惊呼:“这些符文与南中祭坛的一样!他们是想抽取江东地脉,连通其他时空的能量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