咒术师首领见势不妙,全力催动粮斗,妄图将整个兖州粮仓沉入咒渊。贾诩突然甩出改良后的《耕战十策·粮篇》,竹简化作三十六根青铜粮钉,与徐晃的铁壁甲、夏侯渊的护耕甲产生三重共振:“公明,用你的‘铁壁劲’震碎咒阵核心!当年你在河东开粮道,靠的不只是铁壁,还有护粮的决心!”
陈果和柳如烟趁机跃起,战锤与冰棱同时砸向粮斗的“锢粮”中枢。护心绳的齿轮声、铁壁甲的震颤声、护耕甲的翻土声、耕战简的齿轮声,四股力量汇集成“丰”字光刃,将粮斗劈成两半。咒渊中飞出的不是黑暗,而是成百上千只麸皮手——那是被解救百姓的精魄所化,每只手上,都握着从咒渊里抢出的粟种。
徐晃的铁壁甲突然发出清越的鸣响,破碎的“护粮”符文重新拼合,化作“严护”二字。他摸着甲胄上新生的粟穗纹路,望向正在修复粮脉的夏侯渊:“妙才,当年你教我的‘看粮辨墒法’,现在终于有了传人。”
第五节 归义之誓
咒术师首领被击溃的瞬间,千具铁傀同时崩解,露出里面毫发无损的百姓。他们哭着扑向徐晃,扯着他的铁壁甲喊“徐将军”,有人掏出珍藏多年的护粮符,上面还留着徐晃的指痕。
“当年我被咒术困在这里,”徐晃声音低沉,长柄斧重重砸在地上,震出一眼粮泉,“怕百姓跟着遭难,只能装成背叛者。没想到……”他看着陈果递来的、心域城护民阵的“严护”纹章,“没想到真有人能把护粮的阵,从甲胄上,刻进百姓的骨血里。”
蔡文姬的焦尾琴突然奏响雄浑的《归义乐》,琴音与徐晃的铁壁甲共鸣,在兖州上空形成金色的护粮结界。王粲趁机将新刻的《护粮典》递给徐晃,竹简封面刻着他与夏侯渊共同改良的“严护十法”:“公明兄,你的力量,以后该用来为百姓守护粮仓,而不是为敌人举起战斧。”
柳如烟的冰棱战戟凝结出冰晶粮车,上面刻着兖州百姓连夜赶制的“严护”图腾:“以后您的铁壁甲,会和心域城的机械粮车联动,每护送一车粮草,护民阵的光芒就会强一分。”
第六节 严护新章
返回心域城的次日,锻造工坊的炉火为徐晃的铁壁甲而燃。曹彰亲自在甲胄肩部嵌上兖州的护粮磁石,张合则在长柄斧柄上加装“粮脉共鸣器”,能将铁壁劲转化为护粮阵的肥力。夏侯渊抱着新培育的抗咒粟种赶来,粟壳上刻着徐晃的“严”字纹。
“公明兄,这是‘严护粟’,”夏侯渊拍拍徐晃肩膀,“根系能缠绕咒术锁链,结出的粟米自带护粮符的力量。”
徐晃摸着铁壁甲上的新纹路,忽然想起在河东时,那个跟着运粮队跑的小乞儿。如今,心域城的护民阵里,正有无数这样的孩子,在他劈开的粮道上学习护粮术、辨认粮脉符文。他转头望向正在教百姓布置粮库结界的贾诩,忽然开口:“当年在宛城,你说我‘治兵严整,诸将莫及’,现在才明白,真正的严整,是让百姓的粮囤比城墙更坚固。”
贾诩颔首,展开竹简:“公明兄可知,兖州百姓在粮囤上刻满了你的‘严’字?他们说,有徐将军的铁壁在,咒雾永远浸不透粟米的香。”
陈果和柳如烟站在工坊门口,看着徐晃与夏侯渊、张辽等人交谈,战锤和冰棱斜靠在身旁。护心绳的齿轮声与远处粮仓传来的舂米声,共同编织成一首守护与传承的乐章。他们知道,徐晃的加入不仅增强了护民阵的粮脉防御,更带来了一种信念——护民,从来不是松散的守护,更需要如铁壁般严整的规划,让每一粒粟米都能在咒雾中扎根,让每一个百姓都能在护粮者的羽翼下,守住安身立命的根本。
这一夜,心域城的护民阵亮起第十一种光芒——刚硬如铁的严护之光,与其他十种光芒交融,形成更致密的壁垒。圣典残部的咒术塔内,首领盯着镜池中新增的光芒,手中的“锢粮”粮斗残片突然崩裂。他不知道的是,残片落地时,竟在地面画出“仓”字,而这个字,正被徐晃的长柄斧刻进心域城的护民阵基石,成为护民者对抗黑暗的又一利器。
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徐晃的铁壁甲上,他扛着改良后的长柄斧走向城外的粮仓,身后跟着一群抱着小粮袋的孩童。他们哼着新学的《严护谣》,声音穿过护民阵的烽燧,传向每个在咒雾中挣扎的村落。这,便是护民者的承诺——当严整的守护与温热的民心相连,当铁壁的刚硬化作粮囤的坚实,任何黑暗都将在百姓的炊烟面前败退,而每个黎民百姓,终将在护民者用热血和智慧筑牢的壁垒里,守住属于自己的安稳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