但是,如果考前再三强调的内容,你们考试要是还要出错,你们棍棒等着吧!”
因为本次考试是府学附生旬考,都是刚进入府学的新学子,暂时是不会和府学老生一起考试。
这些新生还需要通过完整的一年学习,才能勉强把所有内容学差不多,这时候才会和府学老生一同参与岁考。
所以,本次旬考题目出的不是特别规范,主要为了检查新生近一个月的学习情况。
台下的学子还没看到试卷,正是紧张的时候。
他们听了教谕的话一阵哀嚎,课堂上讲的内容那么多,谁能保证自己能全部记住。
有的学子立刻开始祷告,自己的水平就这样,这时候就要靠外挂了。
“天灵灵,地灵灵,不肖子孙求显灵,本次旬考一定过。”
明智被氛围感染的也有点紧张,非常想知道这次考试到底考什么内容,快点发卷吧!
教谕像是感受到他们的热情,迅速把试卷发了下去,拿着戒尺对着学子板着脸。
“本场考试,勿要左顾右盼、交头接耳,更不要抄袭作弊,如若发现,情节严重者会被全院通报!”
刚入府学的新人,教谕为了方便管理,当然是往严重的说,效果才最好。
读书人都好面子,全院通报是个很严重的处分。
平时在普通人眼里,都是秀才公的捧着,如果真因为作弊被抓导致全院通报,没有一个人能受得了。
明智拿到试卷,厚厚的一沓,第一场考的全是四书五经的内容。
试卷分为帖经、墨义、经义三个部分,范围是近一个月夫子课上讲的内容。
帖经一百道,考察基础的默写,要是这种基础题目都能错,是要被夫子骂个半死的。
墨义五十道,考察四书五经里某段、某句的释义,这个就是送分题,完全没有什么难度。
经义四道,四书里面出两道,五经里面出两道。
这个难度比平时课上难不少,虽然也是从四书五经里抽出某一句或某一段,让你谈谈自己从中的到的启发,但是课上讲的难度和考试的难度完全不是一个档次。
感觉平时教谕讲的是基础题,最后考试考了个拔高题。
明智看着卷子皱了皱眉毛,感觉有点难度,不过也在可以接受范围内。
试卷难归难,但是所有人都一样。
不仅明智觉得难,姜远道和张华年也感觉难,表情都很严肃。其他学子更不用说,一个个抓耳挠腮。
教谕最喜欢看这些学子抓耳挠腮的样子,拿着戒尺在教室走来走去,非常的满意。
“现在感觉难啦,平日多看点书就好啦!”
明智对教谕的话充耳不闻,挺直腰板认真答题。
结束铃响起,所有考生交卷离场。
明智出考场就跑到饭堂吃饭,三两口扒拉,意思吃一下,也不和别人交谈。
他吃完后,立即回斋房,开始复习下一场的考试内容。
第一场的经义着实有点意外,后面的诗赋和策论也不知道会不会有创新?
还是要全面一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