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章内容来自网络,在南京老门东历史街区的深处,有一座名为“栖梧居”的清代古宅,斑驳的马头墙爬满青苔,雕花木门在风中吱呀作响,这座宅子虽地处游人如织的景区旁,却始终大门紧闭,贴着褪色的封条,当地老人常说,每逢雨夜,宅子里就会传出梳头声,还有人看见过红衣女子的身影在窗棂间一闪而过。
摄影爱好者阿棠为拍摄古建筑专题,独自来到南京,在民宿老板的口中得知栖梧居的故事后,她趁着一个暴雨倾盆的傍晚,偷偷翻过围墙潜入宅中,湿漉漉的青石板上积着水洼,阿棠举起相机正要拍摄,却在某扇破碎的窗玻璃倒影里,看见一个穿着旗袍的女人正背对着自己梳头,乌黑的长发垂到脚边。
“有人吗?”阿棠壮着胆子喊了一声,回头却发现身后空无一人,她以为是雨水折射产生的错觉,继续往内院走去,穿过布满蛛网的回廊,阿棠来到正厅,只见八仙桌上摆着半块发霉的桂花糕,旁边的铜盆里盛着浑浊的血水,水面上还漂浮着几缕长发。
就在这时,二楼突然传来木屐敲击地板的声音,“嗒、嗒、嗒”,由远及近,阿棠的心跳陡然加快,她握紧相机,慢慢走上楼梯。每走一步,楼梯就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。二楼共有三间厢房,其中一间房门虚掩,门缝里透出昏黄的烛光,阿棠屏住呼吸,轻轻推开房门。
屋内陈设古朴,雕花床上垂着褪色的帐幔,梳妆台前的铜镜蒙着厚厚一层灰,阿棠走近梳妆台,用袖口擦去镜面的灰尘,镜中却映出个身穿猩红嫁衣的女人,正缓缓转过头来,那女人面色青白,嘴角裂到耳根,眼窝里插着两根银簪,鲜血顺着簪子滴落。
阿棠尖叫着后退,撞倒了身后的太师椅,等她再抬头,镜中的女人已经消失不见,梳妆台上却多了一封泛黄的信笺。阿棠颤抖着展开信纸,上面用朱砂写着:“民国二十三年,我被锁在此处,日夜梳妆候君归。谁料等来的却是三尺白绫……”
回到民宿后,阿棠发起高烧,嘴里一直念叨着“梳头”“镜子”民宿老板脸色煞白,请来当地的老学者。老人翻出地方志,指着一段记载说:“这栖梧居原是清末盐商宅邸,民国时被军阀霸占。军阀强娶戏子为妾,新婚夜发现女子与琴师私通,竟将她锁在阁楼,每日逼她梳妆示众,最终那女子含恨自尽。”
阿棠病好后,决定重返栖梧居探寻真相。她在老宅的夹墙里找到一本残破的日记,字迹与那封血书如出一辙。日记里详细记录了女子被囚禁的日子,其中一页写着:“他说只要我每日梳妆,就放我自由。可每次梳妆完,镜中的我都会变得更可怕……”
当阿棠再次站在那面铜镜前时,镜中的自己突然露出诡异的笑容,缓缓举起双手掐住脖子。而镜外的世界,所有门窗开始剧烈晃动,那些尘封多年的梳妆匣自动打开,胭脂水粉化作血色雾气弥漫全屋。
如果是你,会选择砸毁镜子斩断联系,还是试图在日记里寻找解救的线索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