[中国有四大谶语, 其中亡秦者胡、楚虽三户,亡秦必楚、刘秀当为天子与金刀之谶,其中前三项已经成了真, 而最后一个金刀之谶流传时间最久, 甚至足足上千年, 让历代皇帝都忌讳如深!]
就这四个谶言, 除却其中刘秀那个, 很多东西如果在最早之前, 甚至不曾见到林朝的时候听见,对于心怀六国之人, 是一个激励,那如今在林朝的不断打击之下,那甚至还没起来, 就落了不知道多——远的众人, 此刻已经除却最后一个分析的差不多了。
坏消息,因为分析的快了些的那群, 此刻心态更差了。
胡亥死了, 熊心正在为秦国之官, 刘秀是那个和王莽对着打的那个, 因为儒家周礼的缘故, 对这件事, 绝大多数人都是那么清楚, 也同样换句话说,还不如子虚乌有呢!
[甚至到达唐代末期, 将近千年的时间,让不知道多少人前赴后继,去试图应这个谶语!]
[可以说, 金刀之谶,别看作为四大之中时间最末,但是实际上是最为玄奥的谶语。]
[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金刀之谶!]
说着画面之上直接化作恢弘壮阔的骏马奔腾,兵甲攻伐,甚至到后头还有刀枪剑戟,各不相同。
有人已经开始在心下各种猜测了。
与此同时,林朝那边也发出了声音,我就实在有点不太明白,为什么一定要凑四大呢?而且这个四大之中,为什么没有著名秦汉狐狸叫,是欺负大楚兴,陈胜王这话几乎是被太史公石锤是人造的吗?】
扶苏:……合着林朝你说的狐狸叫是这么个狐狸叫吗?
就,阔别多时,被破案的感觉。
总结一下局面,还透着几分意料之外,情理之中的感觉。
那斩白蛇,大抵也是同理吧。
除此之外,莫道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这个也特别有名。】
有女主武王代有天下,也挺有名的。】
如果说这些都可能是射箭画靶,或者瞎猫碰上死耗子,那还有代汉者当涂高这句话,怎么没什么太大的名姓?】
这个好歹是汉武帝喝完酒亲自盖的章,而且是真的谶纬之学,一个大一统实权皇帝,喝醉了搁那就开始当预言家实在不多。】
林朝说着,俨然就是在那里扯了一遍谶语大全。
始皇帝对于这些谶语,后头的不太清楚,但是那异镜中所说的,四个之中三个都清楚一二,一切当前他面无表情,这不过只是乱七八糟的背书,或者像是歪打正着罢了。
谶语之物,捕风捉影,完全没有信之的必要。
那个所谓的汉就是最好的例子,儒生和谶纬之学,直接把自己给忽悠瘸了。
至于刘邦高兴之余也有闲心听了一下这个。
对于这位汉武帝,刘邦知道的不像是别人那么多,但是就听着这件事,只能说……
这位那是真的看得很开。
不过往好处想想,这个明摆着强行凑出来的谶语至少没有祖龙今年死这种东西。】
嬴政:……
朕总算是知道这个被众人所认,甚至是当代人的祖龙是哪里来的了。
合着是这个上面来的是吗?!
与此同时,其他人也顿时老实不少,甚至许多人说话都谨慎了许多。
甚至包括刘邦,都往后走了一步。
也伴随着异镜之中,画面变动,最终落在一人身上,那声音再次响起——
[那么现在让我们在细致的说一下,金刀之谶,金刀之谶顾名思义,金刀指的就是劉,金刀之谶指的就是,刘姓者当得天下。]
[而这个刘,正是汉朝的刘。]
[因为汉朝四百年,后更是一片乱世,故而有了这种谶言。]
说实话,这个大概也有刘姓推波助澜,尤其是金刀之谶。】
对此始皇帝很是认可。
若非如此,怎么会如此持续不断,将近千年?
[天底下姓刘的起兵造反的太多太多,应金刀之谶的太少太少,但是信的人络绎不绝。]
[甚至到了唐玄宗时期,杨贵妃的堂兄,杨钊因为钊字犯了卯金刀之意,显得不祥,还请唐玄宗改名,唐玄宗赐名国忠。]
[这些都是汉代历代君王留下来的政治遗产。]
政治遗产不太对吧,应该说是后代太多,四散到了天下各地,推恩令这玩意那是个神中神的操作,推恩令一削再削,最后削成平民,汉室宗亲,但一个村都是汉室宗亲,不能说多值钱吧,只能说祖宗是皇帝,子孙后代甚至卖草鞋为生。】
别的不说,几千年后,后代往多了算能算出来好几千万。】
历朝历代就没有比汉朝更能生,而且更能活的了。】
关键是宗室还会自己养自己!】
多了就踢出去,甚至还有酌金夺爵这种偏门操作,以及更多因各种各样的事没了爵位的。】
刘邦听着这个,倒是也想起来他家和那个大汉皇室都姓刘,而自家作为外戚,也姓刘,这倒是撞到一起去了。
至于不是外戚……
他或许最开始有过这个念头,但是伴随着从林朝那边听说过,他女儿和匈奴的事,以及陛下那边可是在之前就让人培养夫人的,如今又是极为重视他长女,一切早就有了定数。
要知道,出了咸阳,他已经很久没有看过那异镜,凑这热闹了。
不过即便是凑热闹这几千万也是实在让人震惊。
大家都知道后世人很多,极多,特别多,甚至到达了难以想象的地步。
但是就这个几千万还是太让人震惊了。
整个大秦就这么多人啊!
始皇帝更想得之。
甚至别说刘邦了,在场的人就没有人不分神一瞬的。
几千万到底还是太超前了。
大家都知道推恩令之强大至极,但是没想到推恩令能到这种地步。
不过区区一姓就是如此,那后世天下得有多少人??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