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第667章 郜国来人(2 / 2)领主:开局一本水浒传首页

除了胡培德,说起来,和赵祯都有些亲戚关系在。郜博等人不必说,在郜国,都算是外戚。段、贾、宋等人,也是姬清婉等人的母舅家亲戚。

除了这些有意做官的,来的其余人,不是这些人的亲眷,就是这几家从事商贾货值买卖的。对于这些人,赵祯这里并无多少照顾,全靠这些人自己经营。

可能唯一吸引众人前来的因由,就是梁国初立,还有许多机会。

郜博在郜国担任一县主簿,算是来的人中官职最高的一个。赵祯委任郜博去了齐州临邑,做了知县一职。

郜康,在郜国也不过是在少府监文绣院做了个不入流的吏目。来到梁国后,担任了少府监文秀院专知官,贾氏也在文秀院做了个从九品的典事。

至于郜勇,在郜国也不过是个无品都头,如今也做了阳谷县县尉。段氏、宋氏二人都随郜博、郜勇前去上任。就在本县做个小吏。

除了郜博,对于其他几人的安置,吴用等人也是十分别扭的。

即便不能安排一个高官,起码也应该做个清贵的职司。这些都叫姬清婉挡了回去。如今这方世界,早与先前不同。

果然,诏书下达之后,众人都十分高兴,并无不满之色。

其余如郜凌飞、段宇、段诚、贾然、宋承宇五人,郜凌飞,段宇、贾然三人做了一县主簿,段诚、宋承宇二人,则做了武知寨官。

其余人等在接风宴后,或随为首的几人去各县赴任,或是散在各处府县各自营生。

郜博此次前来,带来最多的就是书籍。这些书都送去了国子监,只等胡培德使人整理好之后,就挑选其中最有用的,刊印发卖。

随胡培德来的一个叫毕少华的,郜国私塾教谕出身,写的一手好字,被赵祯委以国子监典籍之职,以管国子监图书。

如今的任务,便是整理图书,并接管了印书作坊】,今后,梁国官营印书作坊就归国子监管理。

对于这些郜国来人,赵祯并不抵触。

如今梁国军政大权仍旧掌握在赵祯手中。尤其是军权,这个是赵祯断然不会撒手的。只要军权在手,别的并不用担心。往后,还要招募更多的人才,单靠赵祯从幻世界带出来的这些人,打仗或许还成。可要论做官治理地方,官职最高的也就是程万里了。

至于田虎、方腊两处势力的参政、佥书、经略使等官职,不过是个伪官。论才学,这些人都不曾中过进士。

除此之外,郜博还带来了曹国、鲁国国书。

赵祯这里,自然也有国书回复,而后传回郜国,请郜国代为转交。

一来,赵祯手里的世界之灵只有42块,而建立一处迷雾通道就要36块。赵祯可舍不得。只希望清理齐州、淄州、济州、单州、徐州这五处州县,能再寻到几块。

二来,赵祯如今并无通商需求。不要看赵祯日日处理证物,军中也不曾放下,除了军器监仍旧没日没夜的开工,锻造兵刃盔甲,交付各处驻军,提高披甲率之外。

即便这等严寒天气,各处军士每日日中天最暖和之时,也要操练一个时辰。好在赵祯早就知道这边天寒,提早就在主世界收购了大量的,早就备下了冬衣发下。

可惜今年火蚕、火刚刚开始培育,收获的火蚕丝、火,织出来的火蚕丝绸缎、火布,都不够赵祯麾下官将分上一匹的。所幸,都留了下来,除了给各宫娘娘做了两身衣服,也就官将中,家有体弱老人的,赏赐了一匹。

各式温石床,倒是赏赐下去不少。自从用过温石床后,赵祯就叫姬清婉收购了不少。这温石床睡起来虽比不过火炕,却能使人不冷。

普通百姓自然用不起,好在梁山所在京东路,早就有取暖的火炕。赵祯又做足了准备,提前就叫各处采伐了足够的木料、煤炭等物。

(本章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