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光关乎此次出战阻截北项攻打归宁军的战局,要知道、北项的首府银州同样也在黄河岸侧。有了水运的后勤支撑,云谷军甚至可以以河州为后勤总基地,组织兵马直捣黄龙。
虽然这个想法有些太过大胆,以现阶段云谷军的实力也没那个能力展开,但起码是提供了一条思路和可行性。
“这样吧,由魏营长牵头组建司令部水运司,既日赶赴临津,组织筏客进行临津到平川一带的水路踏查和小规模试航,以确证黄河水道是否可用。另外、后勤司将此次作战的军资共备两份,一份在官营集结,另外一份在临津渡口集结,若是评估水运确实可行,就用临津集结的军资,若是水运最终确证不行,临津集结的军资则专拨给河湟驻军使用。官营这边的的出战运输队组织不可荒废,要积极准备,两路运粮队互为备份。”
行不行的、先试一试再说吧,万一真有奇迹发生哪。
即使有魏大刀的确证之言,可宋应奎对黄河水运到底可不可用还是不放心。最后想到的解决办法是一颗红心,两手准备。在官营镇和临津渡,水陆两路同时准备。
可要是有了水运、就可以黄河为线,先行将瓦州等重点城池控制住,而后逐步向周边地区辐射。以点带面、以运输线为中轴,迅速启动重建瓦州事宜。
先不说北伐银州,直捣项军老巢这么高难度的事,就说黄河水路若真可用,那此前被视为鸡肋地区的瓦州一线,短时间内就有将其盘活的可能了。
想想水运线路一开的种种好处,宋应奎都想迫不及待的展开造筏工作,后世关于羊皮筏子有句俗语叫,羊皮筏子赛军舰,对现在的宋应奎来说,这玩意还真有可能起到军舰作用。
瓦州是原西肃的中心,也是整个西肃地区,最优渥的地方之一。只是由于被战争的破坏太大,百姓十不存一,才沦为废地。没有水运的话,云谷军想要长久控制这一地区,成本实在太大了,最少三五年之内是入不敷出的状态。以临洮为腹地,支撑起重建瓦州的消耗实在是有些力不从心。
决定让魏大刀赶紧到临津进行水运试航试验之事后,当天的军议会还议定了援助归宁军的正副主将人选。
此战对云谷军的挑战太大,宋应奎准备亲自挂帅担任主将,副将由远房堂弟宋应庆担任。
杨顺安坐镇官营,负责后勤保障,二舅爷在这期间作为留守主官,境内的军政事宜一肩挑。
由于外部局势的变动,之前计划好的重新规整肃南草原治理之事,只能往后拖,等将北项那边给收拾消停了,再说肃南之事。此战顺利的话,重整肃南藩部的掣肘会小很多,进程会更快一些,不算太耽误事!